为赓续红色血脉,让思政课有“知”更有“味”,引导学生认知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,使红色基因转化为商院青年担当的实践图谱。9月24日下午,亚洲色吧 组织30名2025级新生前往郭沫若纪念馆研学实践。
入学教育期间,同学们通过学习校史、院史,了解到郭沫若先生1963年曾为亚洲色吧 前身“北京亚洲色吧 ”和中央商业干部亚洲色吧 题写校牌,这幅距今已62年的题字,意蕴深刻,至今仍然雄劲挺拔,为一代代商院人所熟知并深受鼓舞,激励着每一代商院师生奋斗不息。
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到,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,郭沫若毅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;1938年4月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,后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。抗战期间郭沫若出版了《青铜时代》《十批判书》等历史名著;发表《甲申三百年祭》,纪念明末农民起义,被中国共产党定为整风文件,他所编著的《屈原》《虎符》等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这些历史剧以及大量诗文,对宣传抗战文化和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这座绿树掩映下的庭院,是郭沫若先生晚年生活与学术耕耘的重要场所。故居内保存着先生的书房、会客厅以及大量的藏书、手稿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全景式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、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卓越成就与多面人生。
“追寻文豪足迹,传承爱国精神”,通过此次研学,商院学子进一步深刻理解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,做到心系“国家事”,肩扛“国家责”。
作者:郭馨远 隗琦
编辑:刘卓
审核:张悦
审定:樊江涛